沒有被貓咪咬過的鏟屎官,算不上真正的鏟屎官。至少也能說明,你養貓時間不夠久。幾乎所有養貓的鏟屎官,都被家里的貓咪“咬過”,而且,不同階段的貓咪,咬人的行為、原因以及方式,是不同的。
比如:
幼貓咬鏟屎官,純粹是好奇,好玩,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心。而成年貓咬鏟屎官,要么是報復心理,要么是對當下鏟屎官的某些行為感到不滿。
1、貓咪的“玩耍性攻擊”
什么是“玩耍性攻擊”? 在貓科東西里,這種行為特別常見。 比如:貓咪之間在玩耍的過程中,會忽然出現打鬧,撕咬等行為;看上去,貓咪打鬧的行為似乎有些“惱羞成怒”。 這是因為,當貓咪在玩耍的時候,將眼前的對象當成了“獵物”。 于是,玩耍和互動,就調動了他們內心的“捕獵心理”。 一般來說,1歲以內的幼貓,更容易出現玩耍性攻擊的行為。
如果鏟屎官剛帶回家一只貓,你總是用手逗貓,那么幼貓就會把你的手當成“獵物”。
總是用腳逗貓,那么幼貓在成長過程中,就特別喜歡從某個角落里竄出來咬你的腳。
這些行為和心理,就是幼貓的玩耍性攻擊行為。
而且,一旦養成了這種習慣,即使貓咪成年了,也很難改變。
2、咬人,是對鏟屎官的行為不滿
最常見的現象是:
當鏟屎官撫摸貓咪,給貓咪按摩,擼貓的過程,貓咪會忽然抱著鏟屎官的手咬幾口。
雖然貓咪的力度比較輕,但也足以表達貓咪當時內心的不滿。
貓咪被撫摸時的咬人行為,其實是對鏟屎官的“反抗”。
鏟屎官擼貓的力度比較大,讓貓咪感到痛苦;
鏟屎官撫摸貓咪的部位,讓貓咪感到不舒服,引起了貓咪的反感和抗拒。
這些,都是貓咪咬人的原因。
3、貓咪的身體不舒服,會通過咬人暗示鏟屎官
當貓咪的身體出現一些疾病,貓咪體內有一些病痛折磨著它。
這個時候,貓咪又不會說話,它們只能通過一些方式暗示鏟屎官。
比如:輕輕地咬鏟屎官,躲在角落里,不吃不喝,食欲不振等。
貓咪生病的時候,一方面會有明顯的表現,另一方面聰明的貓咪也會暗示鏟屎官。
如何杜絕貓咪咬人的行為?
在養貓初期,就應該讓貓咪養成習慣。 每次跟貓咪互動時,不要用手,用逗貓棒代替; 當貓咪做出咬人的行為時,要給貓咪一些教訓,讓貓咪意識到:“這樣做,是不對的”。 要么把貓咪關在籠子里,要么用手指彈貓咪的嘴巴。 在養貓中后期,就需要鏟屎官觀察分析貓咪的情緒與行為。 一旦察覺到貓咪的情緒波動比較大,從平靜變得暴躁憤怒;發現貓咪的行為,開始具備攻擊姿態。 這個時候,鏟屎官就要停止逗貓的行為,防止被貓咪抓傷。